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媒体聚焦 » 京津冀消防联手打造“震区”通信网
新闻资讯News

京津冀消防联手打造“震区”通信网

发布日期:2014/5/14    浏览:3845次    来源:北京日报

京津冀消防联手打造“震区”通信网

搜救人员演练用搜救犬和探测仪搜寻“被埋”群众。 特约摄影 卜向东

“轰轰轰”,凿岩机和无齿锯的轰鸣声透过电视传了出来……在临时指挥部里,指挥员们紧紧盯着屏幕——头戴钢盔、身穿橘色抢险服的消防员们满头是汗,正用破拆工具切割岩石、断木,救援被压在下面的“被困者”。

昨天是全国防灾减灾日,京津冀三地消防首次联手在怀柔区怀北国际滑雪场山区内,举行跨区域地震应急通信拉动演练。

“9号队,救援成功后,立即赶赴6号救援点增援。”总指挥、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李进发出命令。屏幕上,“通信兵”通过电台接到指令后,表示“收到”,立即转达给现场指挥……

临时指挥部设在滑雪场入口处的山脚下,分别搭建了一个大帐篷和一个小帐篷。

大帐篷里挂着电视机,通过视频传输,可以直观地看到现场救援情况,电视屏幕上不时分割成多个画面,播放着不同救援点的情况。

“地震假设发生在山区正中,造成公网瘫痪、电力中断、道路损毁。以山区正中为中心,我们在各个方向设定了9个救援点,每个救援点距离中心都约2公里,通过卫星图传设备,可以把现场情况传到指挥部。”

走进小帐篷,电台通话之声不绝于耳。“如果图像传不过来,这里可以接收各个救援队的情况汇报。”消防员介绍,每个救援小分队都携带着常规电台、短波电台、卫星电话等多种通信器材,可以利用多种通信方式与指挥部进行沟通联络,确保复杂条件下的通信畅通。

在消防员带领下,记者沿山路而上,向9号救援点进发。

由于刚下过雨,山路泥泞湿滑,还有不少被风吹断的树枝斜插在泥里,真有点像泥石流过后的景象。

攀上一段山坡,相对平坦的地面上,停着一辆标明“唐山消防”的通信车。车顶竖着天线,驾驶室里,操作员正在不停地按着各种按钮。

“这次京津冀共同演练,天津、河北两地的消防部门主要负责辅助本市搭设通信网络,北京消防总队派出5支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共45人、地震救援队75人,开展多个科目的地震救援演练。”消防员介绍,演习目的就是想测试一下各地的消防通信设备,增强共同救援的默契,而本市的消防通信力量在全国消防部队中属于前列,有能力在灾区自行搭建通信网络。

通信车操作员一番忙碌后,也得了空闲。“地震救援队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,轻型队就是人和设备随消防车走,我们通信兵都属于轻型队,重型队要运输大型救援工具,一般需要空运。”操作员介绍,通信车停在救援现场和指挥部之间,主要起中转信号的作用,可以为双方沟通提供强大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撑,确保通信更加畅通、高效、有序。

如果山区地震,车辆开不上去怎么办?操作员介绍,那就需要通信兵扛着车上的通信设备,寻找山区高点,搭建天线,增强信号强度。

继续爬山,忽然听到头顶上方“咻”的一声,只见一根消防绳被打到山的另一侧。快走几步,转过山路,消防员正在此准备“大绳横渡”救援。

“假设底下的山路是一条河,而对面有人被困,我们一组小分队从浅滩过河,到对面,我们在这里通过抛绳器把消防绳打到对面。两边固定后,就可以通过担架把被困者运送过来。”现场消防员把这些救援行动拍摄下来,传送到了指挥部。

随后,记者又到了3号和5号救援点,这两处地点分别在进行搜救犬搜救、废墟破拆等演练。通信兵实时把救援方案和救援行动传送到指挥部,指挥部也及时传回指令,有序调动着各点救援队相互支持……

李进介绍,之所以举行跨地区地震通信演练,主要是吸取了6年前汶川地震的教训。当时,公共通信网络全部瘫痪,震区山高路险,救援部队的通信指挥系统遇上很多难题,部分通信指挥基本失效。“救援小队一旦和指挥部失联,会给消防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,十分危险。而且,救援小队就像是一根根手指,指挥部有时需要‘攥紧拳头’,把小队聚集起来集中救援力量,如果联系不上,就丧失了第一时间攻坚克难的救援能力。”李进说,这次演练提高了三地消防部门的通信保障能力,确保在极端情况下通信畅通,灵活处置各种情况。

关键词:防火演练,消防法规,家庭防火,消防培训,灾报警器

分享: